为传承五四精神,激发青年地质工作者探索地质科学的热情,4月29日,山西总队团委组织青年职工走进山西自然博物馆,开展“赓续五四薪火,赋能地质未来”主题实践活动,通过沉浸式学习与互动体验,实地感知地质科学魅力。

山西自然博物馆是重要的自然科学文化阵地,具有自然类博物馆基本功能,融地质资料馆职能、地质矿产规划评审、自然资源标准化研究为一体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,其前身为1958年建成的山西地质厅地质标本馆,2023年7月完成“国家一级博物馆”提升改造,2024年2月正式更为现名。室外标本园面积6000平方米,收藏了山西乃至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岩石、矿物、古生物化石、现生动植物标本及珍贵的地质历史档案资料等藏品5.18万件;馆内设有“大地宝藏”、“测天绘地”、“物华天宝”等展厅,系统展示了山西地质演化史、矿产资源分布及矿物岩石精华,其中“大地宝藏”展厅聚焦煤、铝、铁等优势矿产,生动诠释了地质勘查对资源开发的鼎力支撑,成为地质青年感悟行业使命、激发创新动能的实践课堂。

活动首站,青年们参观了博物馆外的标本园。园内,一块块标本凝结着地质工作者跋山涉水的探索印记,总队捐赠的矿石标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青年们一边仔细辨认着矿物特征,一边热烈讨论着标本背后的地质成因,在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地球的神奇造化。

随后,大家共同观看了“地球的故事”系列科普影片。逼真的拟态现象、海洋生态系统的奥秘,让青年们直观感受到地质环境对生命演化的深远影响,进一步激发了对地质科学的探索热情。

观影结束,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,青年们依次参观了自然博物馆的核心展区,深化了对地质科学、矿产资源与测绘技术的专业认知,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勘查的责任感,追溯了李四光先生从求索真理到躬耕报国的人生历程。青年们深刻认识到,为国探矿找矿要需付出艰辛的努力,从事地质工作是多么的无上荣光,在触摸地质脉搏中厚植了家国情怀。

活动将五四精神与地质专业特色深度融合,既拓宽了青年职工的专业视野,又强化了其投身地质事业的责任感,青年们纷纷表示,将以地质前辈们“三光荣、四特别”精神为指引,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野外勘探、科研攻关等工作,立志让地质精神薪火相传,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、保障国家资源安全贡献青春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