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揣着美好憧憬与归零心态,我踏入了山西总队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,成为中国建材地勘行业的一名新青年。开班仪式上,总队长讲述的总队历史起源、组织架构、产业布局和发展战略,让我深刻领会到 “创新、绩效、和谐、责任” 的核心价值观,以及总队 “支撑集团(中心)、造福地方、建强总队、富裕职工” 的崇高使命。领导的平易近人,让我真切感受到总队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,也让我明确了争做创新青年的方向。
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人寄语:“青年有理想,敢担当,能吃苦,肯奋斗。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,理想是指引青年成长进步的灯塔,苦难成就辉煌,困难磨砺青春。”
在加入总队工作的三个月里,我参与了多个野外工作项目,这几次的经历让我更加懂得,地质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,更需要勇于担当、不怕吃苦的精神,而这种精神在山西总队的前辈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记得第一次参与大型项目,是赴山西宁武、神池完成山西省宁武县地质灾害 “隐患点 + 风险区双控” 项目。那段时间,我们每天背着沉重的调查设备穿梭在沟壑纵横的山区,既要精准记录隐患点的地质特征,又要逐户走访收集受灾害影响人员的信息与家庭情况。有次突遇大雨,山路瞬间泥泞湿滑,前辈们二话不说将便携设备紧紧裹在雨衣里,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完成剩余三户人家的走访。他们说:“这些数据关系到后续避险方案的制定,一户都不能漏。” 这种在突发状况下的责任感,让我明白 “勇于担当” 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在风险面前选择向前一步的坚定。而在山西省怀仁市国益禅房铁矿详查项目中,八天的地质填图工作更让我体会到 “不怕吃苦” 的分量。矿山所在的山涧地势陡峭,不少采样点需要翻越近百米的陡坡才能到达。有位即将退休的老工程师,膝盖不好却坚持带队,每一步都走得吃力,却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,用拐杖在岩石上标记地质界线时,手稳得像握着精密仪器。他笑着说:“这点坡算啥,当年在吕梁山找矿,比这难十倍的路都天天走。” 前辈们用行动告诉我,地质人的 “吃苦” 不是被动承受,而是把艰苦当常态、把责任扛在肩的从容。正是这些具体的项目经历,让我对地质工作的理解从书本上的理论,变成了脚底下的实感 —— 专业知识能让我们看懂岩层的 “语言”,但唯有前辈们言传身教的担当与坚韧,才能让我们在风霜雨雪中把工作做到实处。

总队员工行为准则 “敬畏、感恩、谦恭、得体” 这八个字,使我深知要常怀敬畏之心,敬畏自然、敬畏专业;深怀感恩之情,感谢总队给予的机会和同事们的帮助。我会虚心学习,向总队的前辈们请教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将时刻牢记总队的发展使命,严格遵守规章制度,从 “德能勤绩廉” 全方位完善自己。将自己的青春活力注入总队中,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,做一名担当有为、奋发向上的青年,做一名合格的建材地勘人。
我坚信,山西总队是我坚实的后盾,我也将以实际行动,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,奉献青春。让我们勠力同心,共同见证总队更加磅礴的明天!